記憶,是從睜開眼的瞬間,即不斷的在記錄著時間的推移,而成為珍貴的回憶。相對的,人們可能也會遺忘曾經在記憶中的人事物,那最後殘留在腦海裡的會是什麼?忙碌於生活,念著遠方的家鄉、念著那個養育你長大的人,又或者念著的是你的愛人。念念,就是存在於記憶深處的事物。
專題的發想是希望透過兩部劇情片去呈現,表現珍惜,以及念念,我們無法選擇自己將會遇到那些困難與挑戰,而這些故事也不依定都會像一些勵志故事中都會有個好的結果或是轉捩點,但我們可以選擇用甚麼樣子的心態去面對與接受,甚至是克服,而在影片當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學術、臨床上的病理徵狀,我們會透過資料的蒐集研究以及與該領域學者進行訪談等等的方式去探討專題的內容。
影片的預期結果,希望能夠帶給觀眾對於這些議題,產生省思,甚至是可以細細回想自己是不是錯失了什麼,在有限的人生中,是否能夠把握當下,珍惜所擁有的每一天。
專題提到的關鍵字,親情、承諾、後悔,以及選擇。每個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人會是誰,大多都會是親人,我們探討著家人之間的情感,發生了意外或是事件會怎麼去面對。俗話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家人會在你在受傷時陪伴著你渡過,也許在我們生活中遇到的機率微乎其微,但世界上某些角落,這些事可能正在發生。
我們想探討社會的現實、不公和黑暗,在這複雜的社會有些人、事、物,也許不是你看到表面的樣子,這些背後也許都有一段故事,我們的動機就是想去呈現在親情間動容的那一面以及社會上有些不被看到的人背後真正的故事。
希望透過這樣子的影片,能夠傳遞我們對於現代人常因忙碌而疏忽家人、朋友的現況,也許我們是生活在一起,甚至是住在一起,但是對彼此了解嗎?足夠珍惜嗎?也許只是一個念頭,但我們希望能讓看到影片的觀眾能夠有重新對自己審視,甚至是因此有所改變,能夠及時把握人生的每一個重要的人。
育群生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從小跟媽媽相依為命,懂事的他替媽媽分擔家計,半工半讀,他了解自己的本分,兩人的生活勉強過得去。在一次的事件育群發現媽媽生病了,罹患了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媽媽的記憶逐漸退化,漸漸忘記身邊的他。小時候媽媽總是拉著與群的小手帶她去吃它最喜歡的雞蛋糕,然而雞蛋糕成為了他們心中的羈絆,堅強的育群告訴自己,一定要保護好媽媽。育群在朋友的邀約下,媽媽不想成為讓自己成為育群的絆腳石,希望兒子能夠好好玩樂,告訴育群自己在家沒問題,鬆懈的育群在媽媽的鼓勵下還是出門了。當他放心不下回家查看之際,媽媽不見了,病情突然惡化的秀蘭竟認不出自己。育群放棄學業,頓時他明白自己現在唯一要做的是什麼,就是陪媽媽走下去,保護他最愛的人。
一位遊民在路邊受到一群屁孩的嘲笑,一位高中生給了遊民一塊雞蛋糕當作給他的溫飽,在變成遊民之前他其實是一位普通的上班族。要應酬的當天剛好是兒子學校表演賽,不過為了工作選擇應酬,在應酬期間遭到了客戶的栽贓也和女客戶有了勾搭,對兒子的承諾也因此破滅,老婆則因先生外遇和販毒對先生失去了信任,在先生入獄十年以來斷絕所有聯絡。遊民看著眼前剛剛年輕人給的雞蛋糕,若有所思的吃了一口,時間倒流,回到應酬和兒子表演賽的那天,這次他選擇了去兒子的表演賽,之後在表揚時兒子沒有如願的得到自己心中的名次能給爸爸媽媽驕傲,爸爸告訴了兒子名次並不是重要的而是是努力的過程,別因一時的失敗就喪失信心。時間一轉,遊民達成了心願回到了現實,濕潤的眼眶告訴他人生還沒有失敗,提起自己的物品為自己打了個氣走向遠方的道路。
希望能藉由這兩部作品,讓大家能好好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家是永遠的避風港。
預期困難與解決方案
1﹒兩部作品會用到相同的演員,檔期得排定可能有點難度
2﹒第一部有運動會的鏡頭,需要找到能幫忙的學校、小朋友和家長
3﹒第二部有阿茲海默的病例,需找醫生訪談病理是否有正當性
4﹒店家合作洽談贊助等,期望提升作品質感
5﹒製作上可能會面臨成本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