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眾對無家者的印象大多不好,遊手好閒、髒亂、危險是很多人對這個群體的既定認知。然而無家者並非是他們自身不努力也不是貧窮的人才會成為無家者,家庭失和、健康問題、社會支持網絡不足等,都是讓他們被迫成為流浪者的原因之一,而我們任何一個人可能都有機會成為無家者,因為和家庭之間的關係、薪資不高、心理健康都是我們常常會遇到的問題。
我們在和無家者接觸之後,碰巧遇到了警察勸離無家者的事件。被勸導的無家者本身並沒有做出任何影響別人甚至是弄髒環境的行為,僅僅是因為“無家者”的身份,而被排斥。其實很多無家者除了大眾認知的“乞討”以外,大部分都是有其他工作的,只是薪水並沒有辦法讓他們負擔起租屋的費用,對他們來說,台中火車站就像一個讓無家者們可以短暫休息且相對安全的空間。因此我們開始研究相關的法律以及法律制度的歷史背景,想要幫助無家者們可以保有他們僅剩下可以休息睡覺的地方。
我們想要透過影片跟大家討論社會大眾對於無家者的包容度,以及如何彼此互相尊重的使用公共空間。團隊同時也決定以【女性無家者】作為畢業專題的主題,因為女性無家者在街頭遇到的狀況和危險與男性相比還是相對的多,而團隊所接觸到的女性無家者即使在無家的狀態下還是非常認真努力的生活,也隨時注意不造成他人的困擾,因此我們也想呈現女性無家者堅強的一面給大家知道。
透過無家者三部曲,【寄居月台:讓我們暫時待在這裡】、【寄居月台:無家者也是人】、【寄居月台:疫情之下,平台之上】,來介紹無家者日常的生活狀態、社會福利人權,以及疫情下的處境等相關議題。
整部作品一共進行了5 次修改,在和無家者接觸的過程中,將作品從一開始單純想將無家者介紹給觀眾的目標,更正為最終的三部曲。比起只是單純介紹他們,更想為他們發聲並且讓大眾知道更多平時不會注意到的細節,包含無家者的人權議題還有在疫情情況下的無奈,希望透過影片一一和閱聽者進行討論與反思。
傳達無家者故事(Q&A)、消除誤會,我們透過在官方帳號發表關於無家者的相關知識和故事,可以讓大家對無家者有更多的了解,之所以會產生偏見和歧視通常都是因為不熟悉以及感到陌生,最後導致誤會,所以期望在我們慢慢傳遞出無家者不一樣的面貌之後,對於無家者去汙名化產生一定的效果。
我們在3/27 第一次與街頭的無家者進行接觸,這過程中沒有專業社工的陪同下,一開始是很緊張與不安的。但是跟著石頭湯一起拿著幾樣簡單的小零食一一去跟無家者聊天時,我們發現其實他們都很和善,也會熱心地告訴我們其他無家者所在位置,希望我們也可以去和其他人分享餅乾。
之後團隊開始以每周2~3次的頻率自主去台中火車站與無家者接觸,我們觀察到幾點出乎我們普通人對無家者的印象:無家者彼此之間的關係緊密、部分無家者在本身處境也不好的情況下,還是非常願意和其他夥伴分享食物與金錢、很多民眾與無家者非常熟悉且具有良好的關係、無家者本身是有工作的,且不完全依靠乞討。
我們在和無家者的長期接觸下,對於無家者的狀態以及困境已經有很深刻的體悟,也更加堅定我們想要透過自己的專題來和大家討論無家者面對的困境以及反思社會與無家者之間的關係。
原先團隊想要拍攝以女性無家者為主角的人物式紀錄片,但考量到受訪者的身體狀況,再加上當時對方不太願意接受拍攝,所以只能停止這個計畫。剛好團隊在拍攝期間遇到了無家者被警察、政府驅離的事件,以及疫情在今年五月份的時候大爆發,因此決定將影片內容轉變成紀錄短片三部曲,分別為「寄居月台篇、人權篇、疫情篇」,與大家討論女性無家者的為難、無家者的人權,還有呈現疫情下無家者的困境,並且希望透過穿插各方人士的訪談,建構出彼此對話的空間。
在拍攝上團隊也遇到一些困難,像是影像素材不夠、畫面重複性太高等問題,導致經常需要補拍,另外整體構圖比較缺乏設計還有美感,所以團隊決定在著重在文字內容和訪談的部分,透過不斷地與指導老師討論、精修,努力呈現最精彩和吸引人的地方,以彌補畫面上的不足。
除此之外,團隊也積極參與比賽,從一開始的金片子獎、高雄人權新聞,到最新的南方影展,雖然前期因為是第一次參賽,所以沒有發揮得很好,以至於抱憾而歸,但我們依舊努力研著究無家者人權議題,終於在後來參加高雄市新聞人權比賽時,得到了高雄市政府的認可,榮獲佳作!對團隊來說是巨大的鼓勵,而我們也讓更多人認識無家者的議題了。
後續公播場地決定以校園為主,除了主要的校園場以外,也有在青年交流中心舉辦,讓其他想關注無家者議題的民眾可以一起參與,另外專屬音樂也正在製作、修改中,目前也積極與指導老師介紹的貓說音樂工作室討論配樂相關事宜,讓影片能更加完整、豐富。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主動或者是被動地成為無家者,可能是和周遭人物的感情,也可能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像是車禍、工作壓力、投資失敗等等,其實都只在一剎那間,卻造成難以挽回的人生處境,與社會開始產生斷裂感。團隊認為無家者並非低人一等,不用特意區分你我他,只需要平等的看待、對待彼此,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