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媒體可以帶動社會的話語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你我都認為自己可以客觀中立,卻只是騙自己,明明,超主觀。我們若盲目跟風,就是只看見媒體看待的角度。銀幕所放映的,即為記者攝影機鏡頭與新聞畫面。
若我們無法獨立思考,創造自我價值,那麼我們很可能會淪落為“煽情”的觀眾,以殺人兇手來舉例,台灣媒體通常會將兇手形塑成殘忍無情,這時,擁有悲天憫人、慈悲為懷、超有人性的台灣閱聽眾,就會隨之起舞,感到憤怒。
反過來想,為甚麼媒體會報導這些以偏概全的新聞給民眾看?或許有很多觀眾喜歡看些有權力的人私底下的放蕩生活、腥羶色的內容,但是這並不代表觀眾對於議題、真相、深度探討的需求消失了。新生代族群崛起、社會處境與發展路途充滿各種嚴厲挑戰、青年意識與力量的甦醒,如果現在還在說台灣沒有人想看認真、嚴肅的內容報導,是非常不智的。
調性–和劇情內容相輔相成,劇中人物圍繞著工作,在持有各自利益的角度,他們公事公辦,因為事不關己而冷情。
色溫:為呈現一場悲劇,因此影片中大多是冷色調,白天戲室內以現場打光呈現冷冽和平淡;室外部分後製也以白平衡做處理。
—回憶內容:唯美氣氛、色溫偏低、色彩偏灰
—工作日常:專業感、高光度、白光(呈現工作上冷冽公事公辦)。
剪接
—與事件不相干的人物皆以快剪方式處理,而在事件內的人,或是因此事件而成長而轉變的人會特別以長鏡頭的方式讓他們完整演出以便讓觀眾能夠身心投入地去體驗、感受,強調“靜”、“遠”、“空”。
—平行蒙太奇的方式做敘事,在主題事件發生的同時,其他枝節都有各自的時空背景,但因為該事件而一起參與了故事。
—黑幕的作用主要是抒情以及結構的轉換,是表現“留白”的感受。
—用“閃回”的方式,造成積累蒙太奇和情緒蒙太奇。
本片以自由的主旨出發,沒有刻意侷限主角的身分。目的就是為了呈現如何在感性與理性上取得平衡。 希望能透過影片來呈現台灣媒體的不族及缺陷,也警醒大家應該要培養自己思考的空間,那往往是你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的第一步。
時代的變遷,90後的我們如今物質更豐沛了。卻總是擔心哪時候天黑,而猶豫不前。一邊抱怨,一邊又享受著上一代努力來的成果,究竟現在的我們是不是其實只是說了一嘴好球?而不會打球呢?希望在每個世代交接的背後,我們皆能一起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