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與幾屆的招生活動後發覺,系上的宣傳影片總是直接了當地將學長姐們的專題作品反覆播映給新生看,觀看的過程很容易感到疲憊,我們在片中也會注意到影片的緊湊度,使觀影體驗得到提升。
系上宣傳短片對於媒體人以及攝影棚的環境,介紹的不夠詳細,堪稱系上最具代表性質的虛擬攝影棚在資傳系簡介影片中居然只佔了短短的十一秒,我們想在這方面做出改良,令想了解系上資訊的新生多一個管道,使新生能在加入本系前能對於系上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據同學及團隊成員所述,新生茶會時學長姐們雖會以簡報的方式來讓我們初步認識系上的活動,但是簡單的照片與文字無法像影片一般呈現出活動當下的熱情,期望能藉由頻道所建立的系列影片,讓新生更加認同本系所的專業與向心力。
為了讓系上的專業性以及向心力能被更廣泛的認知,被更多人看見,並與過往的宣傳短片做出差異,融入團隊的想法和色彩後,令人耳目一新。
本次的專題會將過往被省略掉的細節一一補上,對高中生補上更多景點介紹及系上先進的設備等,來增加系所及學校的吸引力,對大學生、業內人士則會將重點放在畢業專題,呈現出專題的專業性及各自的艱辛。
新生們普遍想更加地了解我們系所的知識、活動、設備、社團等,以及對於高中生較有興趣的學校周邊活動、景色景點、美食及些許休閒活動,上述的特點也會利用系列影片的多樣性來一一呈現。
系列影片中也會著重於本系特色進行描寫,比如:設備齊全的虛擬攝影棚以及承辦系上大多數活動的系學會,明確的主題與高質量的短片也能在短時間內抓住觀眾的注意力,並對其產生興趣。
經過討論後發現,宣傳片難以在短時間內同時呈現對於高中生的正向積極感,以及對於業內人士所呈現的專業素養和艱辛,於是我們設計發展成兩個系列影片,一系列呈現正向積極感,拍攝系上諸多活動並凸顯歡快感;一系列呈現系特色和專業性,以專業技術面向令觀眾了解到身為掌握新媒體技術的媒體人,掌握了怎麼樣的專業素養。
兩系列影片的安排也剛好能令我們嘗試校外不同領域不同手法所呈現出來的影片差異在哪,如同世新大學的兩種宣傳片形式。
招生面向的的系列影片會以學校活動、資訊和鄰近校園的景點來製作影片,另一系列主打系上設備、未來出路和畢業專題,我們也考慮將本校正在積極宣傳的 AI 及元宇宙在影片中呈現。
其中,畢業專題的展現會以訪談的方式進行,以該組討論時或是拍攝中的側拍,經過後製,以一種如同回憶般的方式來帶出小組的點點滴滴,透過這種經過磨練而後成長的片段令新生產生嚮往之情。
1.時程的延誤:一開始總是希望每次拍攝所有組員都要到齊,才不會一直有人在狀況外,卻因為團隊成員時間不一而一延再延。解決方法為在經過指導老師的糾正過後,後續拍攝盡量的精簡人員。
2.拍攝想法的衝突:對於同一個活動,組員的拍攝手法都不一樣,MV 的呈現也有不同的意見。解決方法為在拍攝前對於活動細節進行討論,決定需要拍攝的內容及手法。
3.攝影技術的不成熟:實際上手後才發現照相與攝影大有不同,穩定器也比想像中的難用許多。解決方法為多次的活動拍攝雖能初步的看到攝影的成長,但還是會請其他組員去協助其進行拍攝。
在初次拍攝MV的時候,曾向學校借用了一間I棟的教室,沒想到當天沒有開啟,在沒有額外申請的情況下,只好趕快更改日程表,先拍攝後面的場景,並趁拍攝期間趕快找有空的人去找合適的空閒教室來進行拍攝,最後也很幸運在M棟找到了拍攝地點。經過這件事之後,也提醒我要再更多加留意拍攝前各項工作籌備,以免出現意外。
在美術方面拍攝影片的前置必須得完全備好,因為有東西沒辦法搞到而必須修改劇本的事也有發生,所以前置期能盡早準備就準備,然後在美術用品上可以儘量土砲就土砲,不然費用會有點高,如果真的無法個人完成工作可以與組員協調或者找有學弟妹想試試美術的來當助理,儘量效率為主,美術這職業說輕鬆也不輕鬆說難也不難,但是整體的美感也要在線,不然影片會一塌糊塗,想當美術的學弟妹們要加油喔。
在導演這個職位要給的建議就是真的要懂得怎麼說話,不然攝影會無法理解你想要拍出來的感覺是什麼、演員不知道你想要他們演出來的感覺是怎麼樣、剪輯會不清楚你的影片剪出來有哪裡不符合你的期望,所以溝通真的很重要。
畢業專題的製作已經來到了尾聲,在這一年當中,磨合方面,團隊不可避免的因為一些想法的衝突,或多或少起了一些衝突,但也是因為這些爭吵,讓團隊成員能更清楚的了解彼此的想法,而在剛開始拍攝的過程當中會很明顯的看出總是有人處在狀況外,或是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和工作,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成員也開始步入了正軌,中途也有人相當氣餒自己的技術糟糕,在經過會後的檢討,也了解了畢業專題就是一次磨練自己的機會,能在此時認知到自己的不足,又何嘗不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