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式各樣有特色的咖啡廳一間一間的開,每一間都是裝潢的很漂亮來吸引消費者前來拍照打卡。再者,文青是近幾年的新定義出的族群,但每個人對文青的定義不同,也有不同的類型,然而這些人群大多數又以青年居多。於是我們找到了一間多角化經營的咖啡廳,這間咖啡廳結合了英語教學的模式,客群也都是主打學生族群。
我們知道台灣與國外的英語教學方式是如何的不同,所以也漸漸有了「英語會話教室」這樣的教學方式,用生活化的對話讓英文更貼近我們的生活,不讓我們對英文不熟悉的那種恐懼成為排斥它的理由。我們希望把結合以上元素的店家以提供數位影音內容的方式介紹給大家認識—「裏。語研所」。以生活對話的方式上課,有效的增加學生學習及使用的機會,且在一個充滿咖啡香、愜意的空間,而非教室,不會帶給學生以及顧客教室那樣的壓迫感,讓學習方式更彈性,更有趣。
因為疫情的影響主角被裁員,主想轉換跑道但因為他的英文能力而拒絕他。
靠著積蓄過生活,精進英文的錢對主角來說是一大筆負擔,但在一次出門散心的路上路過一間外觀看似咖啡廳的店家,才發現那間店其實是語言中心。因緣際會下得到老闆的支持也讓主角有機會可以改變自己…
共享空間Coworking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間,是共同工作者的社群平台,彼此若有共同價值觀且志同道合的共同工作者而產生合作。與典型的辦公環境的差異在於共同工作者來自不同公司或組織。大多數的自由工作者在家工作時容易分心,因此現今自由工作者都會到鄰近的共用工作空間工作,避免工作效率低落。很多共同工作社群形成前,都會透過活動聚會而自然媒合,活動的場所多半是咖啡廳、畫廊、空曠空間甚至是某個人家中。聚會的好處是可以更快認識其他共同工作者,甚至共組團隊。
多角化經營策略Stage of Diversification企業能力與市場機會的一種組合。有靜態和動態兩種含義,前者指一種企業經營業務分佈於多個產業的狀態,強調的是一種經營方式;後者指一種進入新的產業的行為,即成長行為。
參考書本-「故事課2: 99%有效的故事行銷,創造品牌力」所提出之預期應用。
1.好廣告=充分的故事性+恰到好處的廣告內容。三步驟說一個好故事,先鋪情境再設懸念,最後出人意表。
2.定位理論。掌握合作店家的特色去下重標,是全台第一間英語教學咖啡廳。
3.實質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認知。由店家特色-在咖啡廳同時也能學習語言的創新,改變人們對於學習上的刻板印象。
4.讓故事離觀眾很近。注重於用故事傳達給觀眾一個比較印象深刻的內容,能讓觀眾能聯想到自己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事情來聯想進而帶入其意境。
5.說一個故事。在微電影劇情上可以運用側面進攻或者繞後突擊的方式、以退為進及深化衝突的反差法等說故事的技巧,去傳達影片的主題。
6.你的答案不是你的答案。紀錄片中,會藉由訪問老闆及其員工創店的發想及心路歷程,幫店家做到形象宣傳,穿插一些消費者的訪問並利用封閉式的提問,讓受訪的消費者自己回答出我們想要得到的答案,達成預期效果。但後來因為營運上的問題導致紀錄片無法如期釋出。
1.劇本修改:店家希望更改劇本以符合目標客群,所以我們利用店家學生的真實案例改編,讓故事能與客群更加吻合。
2.敘事手法:敘事手法從原先的劇情片較為樸素的鋪陳,改成偽紀錄片的方式呈現,因為學生劇組較少使用這樣的手法表現。
3.宣傳停滯:由於合作店家在暑假時有營業狀況不穩定的狀況,考量到店家的立場及形象,在整組到店與之開會討論過後,為避免遭到有心人士攻擊,我們在自己的Instagram 有有提及到店家的貼文都先行下架,一度無法做推廣及行銷宣傳,需要等店家的官司告一段落才能再繼續正常的與店家的社群帳號進行互動。在這段尷尬期,我們只能用之前拍攝的照片跟一些比賽的成果在社群媒體與粉絲互動,並且用標籤的方式來增加曝光度。
我們與合作店家進行了MOU合作之後為店家重新設計菜單,針對特色商品平面攝影,並且拍攝店家形象片、活動紀錄片、偽紀錄片預告片、偽紀錄片、工作花絮等短片。因為在合作之前他們就已經成立也有專人管理,所以我們改用自己團隊的Instagram為店家宣傳也在社群上跟粉絲還有店家互動,換另一種方式來為店家行銷。
在製作畢業專題時發生大小的問題,不斷的開會討論之後找到比較好的解決方式,過程中非常感謝指導老師的建議常常可以給我們幫助,組員之間的互相幫忙更是讓我們瞭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學校內修習的課程只是基礎,如何延伸到應用在專題上面,或是遇到事情如何反應並解決問題,那些必須靠自己去摸索。經過了專題我們有所成長,希望在校內外展的時候,可以透過成果展示時,盡量完整的傳承給學弟妹們,並期許他們能避免重蹈覆轍,做得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