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專題」對許多人來說不是個陌生的詞。一聽到這四個字或許能喚起畢業多年的人曾經奮鬥的回憶,回味起當初製作過程中的辛酸血淚史。也或許會引起各個與之奮鬥的學生的共鳴。而從教育層面來看它是一個判斷學生是否具備一定的基礎能力並有無資格畢業的準則之一,此外它能讓學生在製作過程中挖掘自身優勢及審視自己欠缺的能力,所以它的存在是有其意義及必要性的。從上述幾點便能理解為何老師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好好把握機會在專題中磨練。
但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卻有不同的聲音,有些人認為畢業專題確實能從中學到很多專業技能,更能培養分工合作與人際溝通等能力。但對某些人而言卻只是為了畢業而被迫完成的事情。除了這些還有各式各樣的答案,每個人心中的定義都有所不同,沒有對與錯。但有無可能自己從來沒有認真去體會畢業專題對自己而言的意義呢?所以本小組希望透過這部,以專題為核心題材的紀錄片,傳達出我們視角下所觀察及捕捉最真實的資傳系學生畢專製作的歷程,並且我們會針對學生內心處境的探討來做拍攝。因為相較於過去純粹探討教育體制的相關紀錄片,這部分較少被提及。同時也希望這部紀錄片能達到使觀眾在影視製作、影視教育形式層面的理解以及學會重新思考,由此來達到啟發性與教育性。
本紀錄片分為兩個故事線交錯進行:
《遠距離》-主角:雷登宇、楊奇盛
分配組別時,組員彼此都不太了解,尤其組別中大多是轉學生,對於資傳的專業課程相對不熟悉。我們希望透過這一組來呈現組員相互不了解而產生的摩擦以及如何克服專業技術上的不足。在選擇演員以及拍攝過程中,彼此意見有所不同、組員參與度過低導致工作分配不均引起不滿,其他組員還會繼續隱忍還是爆發?
《劇情片—以微電影探討偏鄉孩童的生活型態》-主角:李宗憲、尤靖淳
我們希望透過這一組來呈現因為外界和自身期望所背負的壓力和遇到的困境。也想凸顯出即便拍攝前製期,多次討論研擬企劃,但將構想付諸實現時仍會面臨許多突發狀況。在拍攝期,組員之間意見差異、專業設備上的操作以及演員年紀偏小難以進入情緒…等問題都不斷出現。甚至在緊要時刻碰上疫情的升溫,導致演員確診以及後續發現拍攝素材不理想而進行二次補拍,都讓劇組經歷挑戰,他們的歷程也體現出了現今各個劇組所面臨的共同課題。而經過這一連串的心路歷程,最終是否符合當初的期待?在這寶貴的經驗之中又學會了什麼?
本小組的畢業專題紀錄片除了想啟發更多學生去思考畢業專題的意義外,也希望藉由畢業專題這個例子延伸至更宏觀的概念。包括:多元的教育形式、獨立思考、學習的意義等相關議題。這些都是現今社會常談論的議題,經常成為網路文章、各式書籍或者獨立媒體的焦點,而它們也是環環相扣的。許多人認為亞洲習慣的填鴨式教育可能是讓學生漸漸失去獨立思考的因素之一,因此越來越人提倡多元且開放的學習模式。而類似探討教育體制現狀的紀錄片也有不少,例如:《上學去》、《學習的理由》等作品,但這些作品較少聚焦在學生本身心境上的變化以及學生想法背後更深層的含意。
1.跟拍的畫面構圖品質較難控制:將原素材進行重新構圖,盡可能美化影像的呈現。
2.較冗長枯燥的訪談,較難吸引觀眾:將重要的訪談內容穿插在前面片段中,剩餘訪談移至影片結尾的名單,作為小花絮。
3.環境收音影響聲音質量:透過後製修音來進行補強,容易爆音或聲音不連貫的問題,將透過淡出、淡入等技術來修飾。
1.企劃書撰寫
資傳系的畢業專題一共需要製作4份報告書,雖然每一屆的規範會有所不同,但是撰寫的內容還是可以參照過去學長姐的歷年資料,這部分可以到創意設計多媒體文創+AI 的網站上查詢,撰寫時會事半功倍。
2.田野調查
若專題是拍攝紀錄片的小組,田野調查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田野的深度可從調查的次數與問題意識增加而慢慢提升;田野的廣度則可從調查的對象、年齡以及調查手法去拓展。若對這方面較無經驗的小組,還是建議尋求導師的建議。而田野調查的優劣,也將大大影響紀錄片呈現的效果。
3.紀錄片拍攝
除了上述的田野調查,想拍好一部紀錄片要有足夠的耐心,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蹲點蹲得夠久,才有可能捕捉到有價值的鏡頭。而若是需要拍攝訪談畫面的話,則盡可能事先規劃好地點與時間,才能維持畫面的一致性。
4.組員們的時間協調
紀錄片的拍攝並不像是劇情片有一個固定的短期拍攝期,更多的是突發需要有人力出班的情形。而由於我們小組大部分的組員都有打工,因此專題初期時曾經有過人力調度不佳的問題。但是這部分是可以透過組員提前溝通,思考解決辦法的,比如:排班時間錯開、提前找好可協助的同學等等。
5.相關檔案彙整歸檔
由於專題的執行期長達一年,一定會有很多重要的檔案,像是企劃書、各項同意書、開會紀錄以及影片素材等等。十分建議小組要準備好硬碟、共用雲端帳號,並養成適時歸檔的習慣,這樣會更有效率。
在小組決定以「畢業專題」為主題來拍攝紀錄片後,組內便開始討論詳細的企劃,思考該從哪些切點及面向來呈現我們想表達的內容。與指導老師討論後,決定開始觀看紀錄片來熟悉基本的概念與特性。同時也開始著手於整個企劃的撰寫,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才發現我們對於許多同學並沒有想像中的了解,這也造成了企劃前期進展上的困難。從這些過程中已經讓我們有所省思,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以及過去我們對於生活周遭的忽視。而要拍出好的紀錄片,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交流顯得特別重要,建立更穩固的溝通橋樑,才能挖掘更多好的內容。透過攝影鏡頭來進行互動,拍攝者與被拍攝者相互理解,並從中啟發觀眾,這更是紀錄片價值的真諦。秉持這樣的價值,更誠心的與被拍攝者及各個同學交流,尊重彼此的想法,相信對於作品或者是我們自身都能有正面的影響。
本次企劃拍攝自省式的紀錄片,目的不僅只是透過鏡頭的彼此互動來挖掘同學想法背後的意義。也透過這次機會達到重新審視自己、看見自己不同面貌的效果。並針對內心想法與心境的層面來拍攝使觀眾觀看後更有共鳴,進而有所啟發。相信這部紀錄片是擁有教育性與啓發性價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