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由一個看似普通,卻充滿各種矛盾的大學生-阿德作為主角。創造這個角色,把我們的故事放在裡面。讓他的眼睛轉化成我們的眼睛,透過他的視野帶觀眾們走一趟旅程。
在劇本創作中,我們也著手進行田野調查,試圖了解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在想甚麼,將一些共同的人格特質融入阿德這個角色。
我們希望這個角色能有自己的生命,但能讓同世代的觀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不同世代的觀眾也能從中獲取到不同的生命體驗。
最後,創作這部短片的動機,除了想告訴觀眾我們真實感受到的,也希望能夠讓不同世代的人們都能夠同理彼此,一起讓世界更美好。
2020年,武漢肺炎在全球爆發。 面對這波疫情,首當其衝的,便是即將步入職場的新鮮人們。 阿德和鼎強,兩個即將畢業的大四生。 在長輩眼中,或許他們就是典型的「魯宅」、「爛草莓」;卻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在這個世界,活著。 阿德著迷於復古的事物。 為此,他特地從二手市集買了一台老式DV。 這台DV就像是他的另一雙眼睛,陪著他探索宇宙; 當然,包括「探索」住在他的隔壁的女同學,他的繆斯-瑪莉。 即便他跟瑪莉互不相識,甚至一句話都沒說過,但透過偷窺、偷拍,讓他感覺他們,就像身處同一個宇宙中,緊密交織著。 正當某天,阿德與鼎強兩人又在偷拍時,發現了令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
疫情下的大學生,是甚麼樣貌?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疫情不但打擊現有就業市場,今年畢業的大學生也受嚴重影響–他們面臨2008金融危機以來最糟的雇用季節。獵才軟體公司iCIMS最新報告指出,去年還蠻不錯的就業市場,在病疫衝擊下,把即將畢業的年輕人逼得不敢挑選,有工作機會就謝天謝地了。
雖然在成功的防疫之下,台灣的大學生不像其他國家的學生們受到如此大的衝擊和影響,但我們仍共同經歷了一段非常「特別」的時刻。因此,本組希望將故事的時空背景設定在疫情期間,除了讓未來的人們記住這一段歷史,更因我們正身處在這個當下,所以由我們來訴說這個故事,是我們想做,也是我們應該做的。
關於「餐飲外送員」
本專題劇本將主角設定為在兼職餐飲外送員的大學生,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這項行業的興起,大大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型態,甚至有不少周圍還在念書的同學,正在兼職外送員的工作。隨著線上餐飲代送服務的快速成長,也發生數起致命交通事故,讓我們開始想對這項產業進行更深的檢視。
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台灣餐飲外送員4成5為大學以上學歷,其中最大誘因,是薪資。一名外送員說:「能賺到不少錢,不會被綁在一家公司,讓這項工作很有吸引力。」他透露,9月時他幾乎每天工作,每天接下約50筆外送訂單,平均每天工作10小時;他在9月拿到新台幣7萬元工資,比正職員工的平均薪資4萬元還高。
據人力銀行數據,餐飲外送員的平均年齡為26歲,其中45%的學歷為大學(含)以上,這項數據更加深了我們想要將他寫進故事的主因,我們希望以一位兼職外送員的大學生的視野,來看看這個世界。
專題檢討:
探討主題不夠有根據性、劇情方面透漏過少,無法理解是否有探討大學生自我價值。
解決方法:
已製作問卷進行田野調查輔以專題製作基礎、此次發表將以具體影像不同面相說明給予老師們知道。
希望透過此短片,藉由拍攝主角再平凡不過的生活,讓不同年齡層的觀眾,了解這個世代大學生的價值觀,並且也取得同樣年齡層觀眾的共鳴,進而省思生活上的大小事,期望能感動每一個觀眾。
經過先前的田野調查發現,大多數的學生多以因為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聽從家長的意見進入大學,而對未來的規劃有明確方向的只有25.8%的人,這意味著臺灣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僅僅到大學而已,上了大學對未來沒有方向,這正是我們劇中主角的基本設定;這位主角代表的是那些對未來不知所措的人們,從劇中的故事讓屬於同個世代的大家省思,讓不同世代的族群對我們有所了解,或許看著這部影片的人從沒意識到自己就是劇中的主角。
劇組團隊中每個人都是2020年當代大學生,我們每一個人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掌握都不盡相同,我們在製作這部作品的同時,在合作、困難、挫敗中尋找屬於我們的自我價值,價值是一件非常廣泛且抽象的概念,因為它高度抽象的特性很容易被大家所接受,但自我價值不會跟社會的共同價值完全一致而造成價值衝突,且無法判斷或衡量價值之對錯,因此轉而以探討的形式來討論它在世代中的差異及特色。